中国室内空气质量的出路
而中国的材料生产行业组织一直是个保护伞,不修订材料标准降低材料的污染释放量,也就是不支持企业升级生产低污染释放材料,这个责任类似汽油标准不升级,而中国之前的汽油标准也是由生产企业主导制定的。
从上面的内容看出,吸烟控制、职业健康和老龄化已经从其他管理部门转到卫生健康委负责,未来商业空间空气质量和住宅的空气质量也有望归到健康管理的领域。这样做的话,就会走上正确的道路,真正问题也就指日可待了。
应该是谁污染谁负责,但现在中国要求消费者举证,这存在非常多的法律困难。目前室内空气污染的赔偿官司很多,但消费者获得医药费赔偿的还很少,期待有更多的正面案例出现。
不知这个案例会不会在法律上解决,得到“健康权”法律意义上的承认,如果能这样这将对中国室内空气质量的正面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有人认为是“雾霾(无霾神器)”,有人认为是“新鲜(CO2,校园新风)”,有人认为是国家住宅标准升级(强制安装),这些都是把发展寄托在外部因素上,没有从产品和系统的特点上看问题。
室内空气质量就是从卫生性、舒适性、健康性方面出发对室内环境中空气相关因素的控制要求。室内空气质量服务则是指供应商提供的方案设计、系统集成和效果保证。
借助物联网技术,未来有望把不同专业和产品结合起来,统一管理监控实现整体目标。
之前中国的检测报告也是造假严重,而现在国家开始要求各个检测单位把出局的报告全部发给政府相关部门,可以正式查询,杜绝了造假的可能。
如果有成熟的公平服务,许多商业环境空气质量的星级评定就可以实现,好的空气质量将提升商家的品质和品牌,也会对净化和新风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行业整合提供一条龙服务。
从现有情况看,要实现这一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中国的检验体系将会不断改革开放,与世界接轨。中国的标准化体系已经开始改革,相信检验体系也会跟进的。
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涉及因素很多,有建筑和装修材料控制、家具质量、净化和新风措施等。在使用中需要做到智能控制,有效维护服务。
空气质量系统往往与空调采暖系统同步设计、安装和控制。空调和采暖可以根据人的感受手动控制,空气质量系统很难手动控制,往往需要智能控制,最好与空调采暖一起智能化,做智能控制。
净化器和新风机要求及时做维护,一般连续运行2000-2800小时就要更换或清洗滤网,智能控制一定要有这个提示功能。
- 2019-09-04
- 2021-01-16
- 2020-12-27
- 2020-12-27
- 2020-12-25
- 2020-12-19
- 2020-12-18
- 2020-12-18
- 2020-12-18
- 2020-12-18